使用鋼管熱處理設備常用的退火工藝
熱處理退火中的完全退火以及等溫退火!
1、完全退火
工藝:將鋼管加熱到Ac3以上20~30℃,保溫一段時間后緩慢冷卻(隨爐)以獲得接近平衡組織的熱處理工藝(完全奧氏體化)。
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亞共析鋼(wc=0.3~0.6%),一般是中碳鋼及低、中碳合金鋼鑄件、鍛件及熱軋型材,有時也用于它們的焊接件。低碳鋼完全退火后硬度偏低,不利于切削加工;過共析鋼加熱至Accm以上奧氏體狀態緩慢冷卻退火時,Fe3CⅡ會以網狀沿晶界析出,使鋼的強度、硬度、塑性和韌性顯著降低,給Z終熱處理留下隱患。
目的:細化晶粒、均勻組織、消除內應力、降低硬度和改善鋼管的切削加工性。 亞共析鋼完全退火后的組織為F+P。
實際生產中,為提高生產率,退火冷卻至500℃左右即出爐空冷。
2、等溫退火
完全退火需要的時間長,尤其是過冷奧氏體化比較穩定的合金鋼。如將奧氏體化后的鋼較快地冷至稍低于Ar1溫度等溫,是A轉變為P,再空冷至室溫,可大大縮短退火時間,這種退火方法叫等溫退火。
工藝:將鋼管加熱到高于Ac3(或Ac1)的溫度,保溫適當時間后,較快冷卻到珠光體區的某一溫度,并等溫保持,使奧氏體轉變為珠光體,然后空冷至室溫的熱處理工藝。
目的:與完全退火相同,轉變較易控制。
適用于A較穩定的鋼:高碳鋼(wc>0.6%)、合金工具鋼、高合金鋼(合金元素的總量>10%)。等溫退火還有利于獲得均勻的組織和性能。但不適用于大截面鋼件和大批量爐料,因為等溫退火不易使工件內部或批量工件都達到等溫溫度。